第35期 “恰同学少年”校友论坛 法学院举办校友交流会
撰稿:张伊柔 摄影:胡雅婷&晏新天
11月28日中午12时30分,第35期 “恰同学少年”校友论坛在经管301教室举行。2006级行政管理专业校友耿磊回“嘉”分享他的经历。本次交流会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友会主办,法学院系友会承办。出席本次交流会的有: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协老师、法学院系友会秘书长柯凤华老师、黄洁老师,法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于翔老师以及其他法学院师生。
耿磊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06级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2010年毕业后,先后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位以及传媒经济学博士学位,如今在人民日报社担任编辑一职。
“来大学学习什么?大学能教会我们什么?”耿磊一开场就向同学们提了这两个问题。黄浩鹏同学认为,大学生活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应当在大学生活中转变自己的思想认识。耿磊对此表示赞同,同时表示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三种能力:一是思考能力。大学生不再像高中生,不再是跟随者,而是独立的探索者,要学会独立思考、超前思考和问题导向型思考。二是行动能力。培养行动的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有了很好地想法,如果没有强大的行动力,理想也只能沦为空想。三是学习能力。人生有涯智无涯,工作中经常需要学习新知识,在大学里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格外重要。耿磊还借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不同师友对其学习武功的指导,阐述了各个阶段老师对学生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此来说明自学的重要性。
耿磊认为,大学的专业可分为技术型专业和非技术型专业,文史哲类学科都是典型的非技术型专业。非技术型专业不存在绝对的跨界壁垒,大学时选择的专业,不会限定一个人以后深造的方向。他说,人民日报社里有许多非新闻类专业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同样出色。
在交流中,耿磊给在场的同学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有一个小目标,想清楚下一次人生转折的时候要做什么事。二是要为这个目标专注地努力。三是要为这个目标设置行动纲领,把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最后是不要害怕付出代价,成功都需要代价。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耿磊还就在场同学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不少法学院的学子在听完交流会后,表示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潘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