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师德为先——记党员教师柯凤华采访

发布时间:2021-12-09
发布者:法学院
摄影:
视频:
浏览量:167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文化在当今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是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精粹。在学生们心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和规范者,教师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各方面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近日,法学院宣传中心的记者们来到柯凤华老师的办公室,看看柯老师有什么话想和同学们说。


Q&A

Q:老师,通过之前对您的一些了解,您特别乐意与同学们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那我想问,作为学生的榜样的话,您会如何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

A:首先的话,肯定是以身作则。其实老实讲我们平常上课的时候,法学院的老师们其实也都有传递,特别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关于理想信念的相关内容。其实对于同学们来说,这应该算是一个蛮重要的渠道。然后其实我觉得如果带同学们多做一点实事,是我觉得除了上课之外,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渠道。所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比如通过带同学们做一些暑期“三下乡”活动,踏踏实实做点有意义的、实在的事情,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Q:根据之前的经历和您刚刚陈述的内容,您会如何鞭策自己继续保持良好的师风师德,或者说做的更好?

A:继续保持,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要做的更好的话,那肯定需要慢慢去改进不足的地方。如果说同学们愿意的话,我也是很愿意带着同学们进行不一样的尝试。比如像“双创”这一块的,原来我其实都只带“创新”。但这学期有同学表示想尝试做一做“创业”项目,并表示需要我的一起学习、一起构思,我想即便我之前没有涉足过“创业”这个领域的项目,但我也很愿意尽我所能给予同学们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也能突破我的短板和不足,把这一块的工作做得更好。



Q&A

Q:如果让您找一位师德高尚的人物,您认为谁最鼓舞您?

A:有两位,一位是自己大学的老师,他没有给我上过课,只是指导了我的毕业论文。但在我读研期间,甚至参加工作后,只要我有需要,他都不余遗力给我指导和点拨。不管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他都尽心尽职,这样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所以工作后我一直向他看齐,也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贯彻这种精神,例如其他专业没有上过我的课学生来咨询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也都是非常乐意为其答疑解惑。

另一位是张桂梅老师,我在授课过程中曾给同学们们放过张桂梅老师的视频,不仅是学生,我自己也很受感动,我觉得她真的很伟大,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因此我们要以她为标杆,不断向她学习。

Q:在您的教育生涯中,有哪段经历最让您感受到师德的重要性?

A:我的脑海中回想起一位曾经教过的孩子,他有一学期因忙于个人事务,所以缺了一些课,因为那个学期他还可以较为认真地完成课程的平时和期末作业,我对他没来上课但是利用时间做了“有意义”的事也表示理解,期末时按平时作业和期末课程报告的质量给了他分数,最后那门课他通过了。但再下一个学期,他不仅没来上课,作业也未能按时完成。他又一次来办公室找我,我向他表明了公事公办的态度,即课程能不能通过要客观地以平时表现及期末作业的质量作为评判标准。但他听后竟然下楼提了两箱礼品想来“贿赂”我,我震惊之余,当场拒绝了他。因为我认为师德的其中一个表现在于要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引导,如果“贿赂”就能取得课程学分的话,无异于在教这位同学以后其他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这种捷径来完成,显然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做事得用正当的渠道和方式,同时尽量公平、公正。

Q:如果让您用一句话教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您会用哪一句?

A:行得正,站得稳。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所在。老师们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形象去启迪和感染学生,以师德作为立教之魂。

结束时老师也为同学们送上了美好的祝愿,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时严以律己,在老师的影响下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同时也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敢于试错,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锻炼自己。对柯老师来说,师德不仅是对自己的约束和鞭策,更是一种传承。她希望能将这一美德传递给更多的同学,同时磨砺学生的意志,鼓励学生勇挑重任,树立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