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2025年实践教学周】赴日项目师生访问早稻田大学
7月15日下午,法学院赴日项目师生访问了著名的早稻田大学主校区,高耸的大隈纪念讲堂陆陆续续地迎接着来自日本各地的中小学研学团体,校区里洋溢着自由开放的学术气息。
早稻田大学历史馆教授/国际部参事江正殷教授为同学们带来“早稻田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互动与轨迹”的专题学术讲座,精彩的内容激发了同学们的深度思考和热烈讨论,原定时长1个半小时的讲座持续了近3个小时才在意犹未尽中结束。
江正殷教授以1896年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这一事件为切入,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家赴日接受新思想洗礼,为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提供思想启蒙的历程。接着,江正殷教授介绍了诸多赴日革命家的代表思想,如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李大钊的“唯民主义”,宋教仁的“议会内阁制”与“公开政党政治”等。江正殷教授进一步指出,这些满怀救国热忱的有志之士都曾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继续寄希望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亦或是投身革命?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爱国”始终是他们永远坚守的原则。
最后,江正殷教授将话题转向了当代大学生们。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江正殷教授指出,面对当下“内卷”与“躺平”引发的广泛争议,重要的不是理论上的辩论,而是应当像青年马克思那样,永远保持对现实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当我们关注外卖骑手的权益,为新业态下的劳动者发声时,正是在延续一百多年前先辈们关心社会、心系人民的精神。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就江正殷教授的讲座内容以及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展开认真思考和积极讨论,江正殷教授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赞赏,主动延长了交流时间,与同学们进行了充分且深入的探讨。
李大钊曾于早稻田大学写下:“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通过早稻田大学的访学活动,同学们拓宽了国际学术视野,也更加坚定了继承先辈遗志,为祖国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矢志奋斗的决心。
撰稿:黄新岩、于骏北、林俊杰、潘昌明 摄影:张慧敏